
题目: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各类企业为了满足自身资金需求,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解决资金周转难的问题。然而,融资租赁业务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容易忽视相关法规及规定,进而产生诸多问题。因此,对于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帮助企业加深对其业务特点的了解,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二、融资租赁业务的特点及风险
1. 融资租赁业务的特点
(1) 期限长:融资租赁合同期限较长,通常在2年以上;
(2) 资金用途多样:融资租赁业务涉及到的资金用途较为广泛,包括采购设备、 property development 等;
(3) 租金形式灵活:融资租赁合同可以约定多种租金形式,如每月固定金额、剩余价值法等;
(4) 风险较高: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涉及跨期限、跨行业、跨监管层的交易,风险较高。
2. 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
(1) 法律风险:融资租赁合同中可能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企业的信用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 信用风险:融资租赁交易对方可能存在信用问题,影响企业资金安全;
(3) 市场风险:融资租赁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可能导致融资租赁合同价格波动,影响企业盈利;
(4) 经营风险:融资租赁企业需要承担资产维护、保险等费用,可能影响企业盈利。
三、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
1. 融资租赁合同签订日:承租企业应根据合同约定,对租赁资产进行初始计量,并按期计提租赁资产的折旧或计提减值损失。
2. 融资租赁期内,承租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每期确认租赁负债的折旧或计提减值损失,并根据实际利率计算每期的利息支出。
3. 融资租赁期满后,承租企业应对租赁合同进行终止确认,并按合同约定将租赁资产清理并转入资产处置科目。
4. 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相关账务处理:
(1) 融资租赁合同签订日:
借:固定资产/租赁性资产等
贷:租赁负债
(2) 融资租赁期内:
借:租赁负债
累计折旧/计提减值损失
贷:租赁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租赁)
(3) 融资租赁期满后:
借:资产处置收益
累计折旧
贷:租赁资产
租赁负债
四、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实例
假设一家制造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生产设备10个月,租期结束时设备残值共计80万元,累计折旧额为30万元,租赁负债为400万元,折现利率为4%。
1. 融资租赁合同签订日:
借:生产设备 800 000
融资租赁负债 4000000
贷:租赁负债 4000000
2. 融资租赁期内:
借:租赁负债 4000000
累计折旧 3000000
贷:生产设备 8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租赁) 400000
3. 融资租赁期满后:
借:资产处置收益 400000
累计折旧 3000000
贷:生产设备 8000000
租赁负债 4000000
通过以上会计处理实例,可以看出,企业在融资租赁期满后,应按照合同约定将租赁资产清理并转入资产处置科目。同时,企业还需对租赁负债进行终止确认,并按合同约定将租赁负债中的折旧或计提减值损失转入当期损益。
悟空云产品更多介绍:www.72cr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