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有哪些规定?
为了规范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已于2021年1月1日实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项内容,帮助您了解市场准入政策。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有哪些规定?
一、登记条件
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条件
-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依法从事生产、经营的自然人,或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 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自然人,以及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经营者。
特殊规定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方可经营的个人经营者和农村居民,或者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气象节目制作公司、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体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核准方可经营的建筑服务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个体农民,从事有关经营活动的;
-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应当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其他经营者,从事有关经营活动的。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程序
一、申请办理
申请人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
- 应当先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者到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证,或者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登记注册;
-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受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依法对申请人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办理;
- 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具有其他相应的登记管理途径。
领取、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 依法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应当领取、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 依法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证的,应当领取、变更或者注销登记证;
- 依法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证的,应当领取、变更或者注销登记证;
-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施行前依法办理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监督
一、监督部门
监督部门
-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监督;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监督;
-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监督。
监督方式
- 对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登记管理工作的效率等,依法进行监督;
- 对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违法行为以及不作为,依法进行查处;
- 对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收费等,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
申请人
- 依法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应当提供符合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
- 依法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证的,应当提供符合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
- 在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登记证时,申请人提供虚假文件、隐瞒真实事实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换证;
-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施行前依法办理的个体工商户,在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时,应当提供符合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办理。
结语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通过落实登记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登记行为,个体工商户将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