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合一是指什么?合一后的证照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创新,而其中,“三证合一”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三证合一”呢?它有什么意义?本文将为您揭示答案。
一、“三证合一”的含义
“三证合一”指的是将过去分别属于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三个证照,整合为一张证照,即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合并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合并为“营业执照”。
二、合一后的证照有哪些
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
2015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证件,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这一证件将作为企业的唯一身份证明,实现“一证一码”的全流程服务。
2. 营业执照
3. 组织机构代码证
4. 税务登记证
三、三证合一的意义
1. 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2015年9月,“三证合一”改革后,企业将不再需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只需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即可。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2. 减轻企业负担
3. 加强部门协同管理
4.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四、如何实现“三证合一”?
1. 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2015年9月,“三证合一”改革前,企业需要同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改革后,企业只需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将不再发放。
3. 税务登记证
2015年9月,“三证合一”改革后,税务登记证将不再作为企业的证件,企业将只需在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五、结语
“三证合一”是近年来我国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简化企业办事程序,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实行“三证合一”,将使得企业更加便捷地开展业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悟空云产品更多介绍:www.72crm.com